2009/04/10

當代藝術品市場再不崩潰,天理何存?(中國)  

每個圈子都有自己的蠢話。當代藝術界 —— 更準確地說,當代藝術品市場圈本世紀最傻逼的金句出自蘇富比當代藝術部總監 Tobias Meyer 之口,他2007年說:「普天之下最值錢的就是這些當代藝術作品,這個市場太好了。1914年以後,我們終於有了一個只升不跌(non- cyclical)的市場。」僅僅過去了一年,這個「只升不跌」的當代藝術品市場一片慘淡,敗象畢露。蘇富比的股價蒸發了80%,已逼近歷史低點。各大拍賣會傳來的主題詞無一例外地是流拍、流拍、流拍……,路易斯和福特的長文〈第二次鬱金香狂熱〉,斷言當代藝術品的暴紅只是一個典型的投資泡沫,現在,這個泡沫敗象畢現。路易斯、福特的〈鬱金香〉一文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討論,精闢之處不在於對未來詛咒似的預言,而在於對當代藝術品市場紅與黑的體貼觀察:為什麼它會突然竄紅?為什麼它又會全軍盡墨?當代藝術品走紅,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新寵,全球財富榜單上的新科舉人聯手將它鍛煉成一個新的投資品種。根據《福布斯》的統計,2000年以來,全世界10億美元身價以上的富豪人數,以每年20%的速度遞增,身家百萬美元以上的新富更是難以計數。正是這些新富染指當代藝術品市場,令它身價陡升。新富笑納新歡,說得玄妙一點,是本世紀初井噴般湧出的新錢在尋找文化的自我證明;說得實在一點,是當代藝術品具備充當投資新品種的種種優勢。就美學品質而言,當代藝術作品絕對到不了傳統藝術作品的高度。新錢選擇當代放棄傳統,並不是因為傳統藝術品價格過高,而是傳統藝術品流動性嚴重不足,最好的傳統藝術品都是概不出售的博物館藏品。相反,當代藝術品卻是一個全流通的市場,全流通的市場才會有投資升值的廣闊空間。大多數傳統藝術品地域特點強烈,當代藝術品概念先行面目模糊,反而像無產者一樣沒有祖國,適合在全世界流浪。2004年前後,一大批新富進入當代藝術品市場,他們的虛榮心和投資利益得到了雙重滿足。2008 年的金融海嘯,割斷了當代藝術品市場的資金鏈,市場頓時面臨嚴重危機。其實,即使沒有金融危機,當代藝術品市場遲早也會崩盤,因為當代藝術品作為一個投資品種,不僅召喚投資,更召喚泡沫投資,召喚投機。當代藝術品一旦在市場上獲得高位定價,立刻會催生超量供應,源源不斷的新作形成巨大的賣盤。當代藝術作品太容易製作,甚至比鉑金手袋的製作周期更短,它可能只要一個月,或者十天,甚至只要一天。2007年秋拍,當代藝術首席藝術家 Hirst 名下的拍品有兩百多件。過去各大拍賣行一年只推幾十位藝術家,2008年拍賣名錄上的藝術家達到千人。環顧左右,中國起碼還有十萬當代藝術學徒正在磨拳擦掌,準備成為下一個張曉剛。按照這樣的速度,以2007至2008年的市場定價和遞增速度,不出十年,當代藝術品可以吞噬全世界的所有資金。這個市場再不崩潰,天理何存?
http://www.cansart.com.tw/cnews/news.asp?n=2009/2/5

No comments: